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125名政协委员、26万字、30条民营经济建议,深圳市长4条回应亮了!

深圳梦 2019-10-07

发动125名政协委员

历时4个月时间

召开各类型座谈会45场

赴江苏五市、香港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

记者从市政协获悉,从今年3月份开始,市政协就“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开展重点调研。调研组从湾区合作、政府服务、社会组织和要素保障四个方面着手深入调研,最终形成《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重点调研报告》1个总报告、4个分报告和3个子报告,并汇编了44篇书面发言材料,共计26万余字调研成果,提出了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十条”建议。


深圳民营商事主体占比超97%

调研组认为,深圳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形成了显著的引领态势和名片效应,为深圳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民营企业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据统计,我市民营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截至2019年5月,全市民营经济商事主体达到314.3497万家,民营商事主体占比达到97.66%。

二是民营企业产值高,社会贡献大。2019年一季度,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4.03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同期深圳GDP的43.76%。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4%,高于全市GDP增速。民营经济上缴税收1151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市企业上缴税收的67.2%。

三是民营企业运营好,发展质量高。2019年一季度,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1564.7亿元,同比增长8.9%;民营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39.99亿元,同比增长21.7%。

四是民营企业专利多,创新能力强。截至2018年底,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423家,全市73%的授权发明专利、80%以上的创新载体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的中国驰名商标、93%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以及96%的广东省名牌产品均来自民营企业。

五是民营企业名气响,领军企业多。深圳7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家是民营企业。截至2018年底,我市205家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有189家,占92.2%。

六大“拦路虎”影响民营经济发展

调研组指出,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深圳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加强湾区要素流通、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培育社会组织发展、保障产业用地空间、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帮助企业招才引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民营经济营造出良好发展环境。

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深圳民营经济要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进而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仍受到许多问题和挑战的制约。具体表现在:

● 湾区内部壁垒依然存在,要素跨区流动仍有困难;

● 政策措施落地不到位,政务服务效率仍需提高;

● 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服务企业能力有待提升;

●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产业发展空间亟需保障;

● 资金供给渠道较狭窄,企业融资高山仍难逾越;

● 引留人才优势不明显,企业智力支撑仍需稳固。

专题协商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破除大湾区要素流动障碍、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加强产业空间保障、化解企业融资难……结合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调研组提出关于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6个方面30条建议。

19日,市政协将举行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们将根据调研成果,为“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深圳市政协召开六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 

专题协商“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


7月19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市长陈如桂通报了上半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了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戴北方主持会议。

据悉,今年3月开始,市政协围绕“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开展重点调研,发动125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从湾区合作、政府服务、社会组织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组成4个调研组赴多地展开调研,最终形成《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重点调研报告》1个总报告、4个分报告和3个子报告,并汇编了44篇书面发言材料,共计26万余字调研成果,提出了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十条”建议。

会上,6位市政协委员分别代表总调研组和4个调研组报告了调研情况,13名政协委员做了重点发言和即席发言,为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陈如桂对委员们的问题和关切,一一作出了回应,高度肯定委员们的建议“高质量、有水平”,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总结,充分吸收采纳,尽快把委员建议转化为工作成果。

陈如桂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大家要看到优势、看到机遇,增强发展信心。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宜居环境,千方百计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优,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全球企业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的最佳首选地。希望市政协和各位委员继续关心支持政府工作,多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


据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报道,深圳市长作了以下回应:

针对产业空间问题:

全市在系统考虑、逐步实施。目前,深圳已划定了27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块线,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制造业的发展。今年再整备大概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片的产业空间,让高质量的项目能够落户。

针对厂房租金问题:

深圳发展速度快,大量的企业助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二房东”的情况,政府将逐步完善产业用房租赁市场、稳定租赁价格的专门文件,努力盘活存量、保障供应、稳定租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深圳已经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四个千亿”计划,即:企业减负降成本1000亿元以上、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实现新增民营企业发债1000亿元以上、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最近深圳还将出台产业基金,切实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针对政务服务的问题:

用更优质的信息化手段,更好地服务企业,特别是要改进执法方式,尽量减少对企业的打扰,既坚持依法依规、监管到位,又要避免“一刀切”、“以罚代管”、轮番检查等现象,逐步提升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柔性化水平。“平时感受不到,需要的时候,政府服务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这就是深圳政务服务的目标。(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 李璨)


戴北方强调,市政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推动深圳发展为第一要务,秉持对深圳经济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对当前深圳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梳理和理性分析,提出更加更具针对性的建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要以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履职尽责,不断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献良策、建箴言。


会议还通报了市长领衔督办重点提案阶段性办理情况,传达了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国地方政协经验交流会等会议精神,协商通过有关人事事项,并进行了市政协常委述职。


市领导刘润华、黄中伟、陈倩雯、王璞、张晓莉、徐友军、王大平,市政府秘书长曾湃、市政协党组成员王芃等参加会议。



委员发言


张少华委员

截至2019年5月,深圳市民营经济商事主体达到314万家,占比达到97.66%。其中,全市私营企业195万家,私营企业在全市企业总量中占比达96.29%。同时,深圳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降成本28条、营商环境20条、4个1000亿等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机制和平台。但是,民营企业发展路上仍有三座大山阻挡:“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制约着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车汉澍委员

市级和区级政府机关对待营商环境和各项检查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基层还有较多的日常检查缺乏规范,过度执法、无序执法、重复执法,特别是第三方机构良莠不齐,影响我市营商环境。建议全面配置执法记录仪,确保执法过程的可追溯。此外,政府政策的变化和规划的调整,不能转嫁成本,助推企业提高成本。


张耀华委员

建议开发和推行大湾区数字身份识别系统,加强湾区人才互通;加强跨境公共服务衔接,提升人才生活品质。如探索港澳社会保险在大湾区内跨境使用,推行港澳人才普惠政策。


夏俊委员

设立社会组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专项,重点支持社会组织带领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前瞻性研究;研究深圳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路径,梳理制定相应的核心技术领域清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整合资源补强民营经济在关键技术上的短板,让社会组织真正发挥服务经济大局、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


高锦民委员

开展多样化担保贷款,以金融保险为无形资产背书,拓宽专利、商标、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抵押范围,鼓励银行提高固定资产抵押物估值的实贷比例,盘活固定资产的流动性。简化电费资助认定程序,结合数字政府建设,推行全市水电气一站式办理窗口进驻全市所有区级行政服务大厅。


叶亚丽委员

工业园区“二房东”扰乱产业用房租赁市场,使得产业用房租金快速上涨,已经严重干扰了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整体节奏和生态结构,加剧了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流失。建议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升级的角度统筹工业园区用地用房规划,加大与周边城市产业规划与土地规划协同、工业园区租赁运营的监管协同、以及市工业园区产业要素的流通。


邬建辉委员

充分利用深交所平台,进一步争取广东省委省政府支持,继续加大高规格沟通力度,与中国证监会沟通创业板创新改革措施,推动落实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进一步解决民营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困难。包括企业在改制和上市过程中因股本或股权变更导致税收成本大幅上升问题等。


黄鼎隆委员

深圳有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创新氛围,市政府也非常重视人才的政策,但是现在是应该考虑利用“减法”思维去给政策进行瘦身,让政策能实实在在的落地实处,真正的有助于让高层次人才愿意来深圳,更愿意留深圳。多落实政策比频繁出台政策、修改文件好,应该考虑完善已有的政策,并且长期坚持执行。


盛司潼委员

创新企业面临巨大技术风险和现有市场规则束缚的两面夹击,单靠企业或者市场机制本身,难以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政府出台鼓励和支持创新产品的政策,打造高效的营商环境。针对创新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建议加快科技金融创新落地,扩大受惠面。


林洺锋委员

针对实体经济企业,建议借鉴一些国家为吸引外迁所用的“低租金、长租期、税收减免、员工配套宿舍”等措施,由市政府牵头或鼓励多形式、多渠道融资,允许各类企业、组织或个人投资兴建厂房,通过结构性改革快速增加可用厂房供应量。将老旧的厂房连片改建为符合产业生态的研发+制造复合型、高级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多功能厂房等适合新经济型态的现代化标准厂房。


韩玉委员

当前我市产业政策集中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扶持对象主要看产值与投资规模、增长速度、高新技术产业类别等,对未来3-5年具有成长潜力、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或战略意义的细分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还未充分关注和重视。建议我市制定关于“隐形冠军”的专项扶持政策。


王传福委员

深圳具有政府诚信、法规健全、产业优势强、创新氛围好等优势。深圳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建议继续扩大新能源汽车使用范围,为深圳天更蓝水更清服务。


李圣泼委员

当前民营企业不仅面临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内部贪腐问题也制约了发展速度和质量,是威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严、从快、从重打击贪腐和职务犯罪刻不容缓。建议深圳率先完善及设置职权规范的民营经济反腐机构及机制,从根本上全面治理贪腐,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洁城市。


王多加委员

建议进一步畅通政商沟通机制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方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社会协商功能。建立各级党政干部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平台,建立自上而下的领导挂点企业制度,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型沟通服务云平台。设立统一的民营经济法律维权平台,明确职能定位和管理体制,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诉求通道。


王俊委员

健康产业当前处于“婴儿期”特征,需要极大政策支持。建议研究健康产业的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加快落地;加大顶级人才引进和政策的制定;加大政府资金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加大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整合和数字档案的建立。


袁晓江委员

由于法律依据不足,民营经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较多。建议通过民营经济立法,解决民营经济的地位问题、民营经济的产权问题、民营经济的经营问题、民营经济的扶持问题、民营经济的责任问题。


黄荔委员

深圳高层次专业型、先进技能型人才依然稀缺。政府可以制定包括顶层的法律文件、综合政策措施、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在内的四个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同时探索弹性引才模式引进国际人才。保持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创新活力,让深圳成为全国全球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落地的首选城市 。


侯克鹏委员

我国产业会展人才的严重匮乏,需要市政府下决心率先在全市高校全面设立产业会展专业,引入国际先进的产业会展知识体系,为我市培养大量适合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需要的产业会展人才。建议市政府尽快拿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片区配套设施改造方案,并尽早推动实施,有效减缓展会期间的交通压力。


朱舜华委员

建议政府出台时尚产业规划,进一步推动时尚产业发展。同时,应关注深圳在“人脸识别、物体识别、图像搜索、智能监控”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优势,研究“时尚产业”的功能消费刚性需求——运动健康、医疗保健、安全监护、移动支付等方面,结合深圳市的民生需求,进行有引导性的消费试点,促进优势时尚产业的科技应用。

(来源:深圳政协



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十条”建议



(一)推动湾区协同发展,破除要素流动障碍

1.推进港澳人才在深执业,放宽高端人才就业限制

2.创新湾区人才流动机制,提供人才通关生活便利

3.促进口岸通关高效协同,降低货物跨境通关成本

4.创新金融管理体制机制,营造湾区开放金融环境


(二)强化政务服务职能,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5.推进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降低企业政策获益成本

6.打通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行政事项审批效率

7.建立经济运行监测体系,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8.引进民企信用修复机制,优化社会信用监管体系

9.推动执法数据互联互通,坚决避免无效重复执法

10.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11.清理地方保护行政垄断,贯彻落实“竞争中性”原则

12.全面开放民企投资领域,保障民企投资机会公平

13.支持民企参与标准制定,发挥民企创新引领作用


(三)鼓励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企业发展需求

14.充分挖掘社会组织潜能,加强与政府间高效协同

15.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强化服务民营经济能力

16.提升社会组织国际水平,引领民营企业走向世界

17.鼓励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协助企业解决国际争端

18.鼓励打造特色自主品牌,提高民企竞争力影响力


(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产业空间保障

19.放宽工业区容积率限制,简化用地改造流程

20.落实“二房东”整治政策,规范租赁市场秩序

21.建立产业用房保障体系,加强产业用途监管

22.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加强土地综合利用


(五)改革考核监管机制,化解企业融资难题

23.改革考核监管机制,扩大金融机构信贷规模

24.创新转贷续贷方式,减轻民营企业续贷压力

25.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26.完善金融服务平台,高效对接资金供需双方


(六)优化企业人才引育,保障企业人才供给

27.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

28.加快人才住房筹集,提高人才保障服务水平

29.扩大个税减免范围,吸引外来高端紧缺人才

30.降低职工社保费率,减轻民营企业用人负担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深圳特区报、深圳政协、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